机制砂MB值的标准范围是多少?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MB值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那么,机制砂MB值的标准范围是多少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一、什么是机制砂MB值?

机制砂MB值,全称为机制砂碱活性指数,是衡量机制砂碱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碱活性是指砂中的活性SiO2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凝胶,从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的性能。机制砂MB值越高,说明砂的碱活性越大。

二、机制砂MB值的标准范围

  1. 国家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的规定,机制砂MB值的标准范围如下:

(1)对于非碱活性砂,MB值应小于等于3.0。

(2)对于碱活性砂,MB值应小于等于5.0。


  1. 地方标准

不同地区对机制砂MB值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部分地区的标准可能更为严格,如:

(1)广东省规定,对于非碱活性砂,MB值应小于等于2.0;对于碱活性砂,MB值应小于等于4.0。

(2)江苏省规定,对于非碱活性砂,MB值应小于等于2.5;对于碱活性砂,MB值应小于等于4.0。

三、机制砂MB值的影响因素

  1. 原料来源

机制砂的原料来源对MB值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河砂的MB值较低,而山砂、海砂等原料的MB值较高。


  1. 砂的粒度

砂的粒度对MB值也有一定影响。细砂的MB值较高,粗砂的MB值较低。


  1. 砂的矿物成分

砂的矿物成分对MB值有显著影响。例如,含有较多活性SiO2的砂,其MB值较高。


  1. 砂的化学成分

砂的化学成分也会影响MB值。例如,含有较多碱金属离子的砂,其MB值较高。

四、如何降低机制砂MB值

  1. 选择合适的原料

在选择机制砂原料时,应尽量选择河砂等MB值较低的原料。


  1. 控制砂的粒度

在制砂过程中,应控制砂的粒度,尽量减少细砂含量。


  1. 筛分和分级

对机制砂进行筛分和分级,可以有效降低MB值。


  1. 化学处理

对机制砂进行化学处理,如添加硅酸酯、硅酸钙等,可以降低MB值。


  1. 掺杂

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粉煤灰、矿渣粉等,可以降低机制砂MB值。

总结

机制砂MB值是衡量机制砂碱活性大小的重要指标。了解机制砂MB值的标准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确保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严格控制机制砂MB值,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猜你喜欢:废旧电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