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非遗简介
南京云锦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传统丝制工艺品,被誉为“寸锦寸金”,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云锦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云锦以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被誉为“锦中之冠”。南京云锦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江苏省南京市地方传统手工艺,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其工艺特征包括使用“大花楼提花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工艺复杂,一天只能生产5 - 6厘米,因此有“寸金寸锦”之称。
南京云锦在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其工艺包括妆花、库锦、库缎等几大类,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综上所述,南京云锦不仅是中国传统丝制工艺品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工艺和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