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有哪些质量标准?

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材料等领域。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机制砂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我国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及其质量标准。

一、机制砂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

机制砂的生产原料主要包括河砂、山砂、石屑等。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将原料进行筛选、除杂,确保原料质量。


  1. 破碎

破碎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常用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破碎过程中,原料被破碎成不同粒度的砂石料。


  1. 筛分

筛分是将破碎后的砂石料按照粒度要求进行分级。常用的筛分设备有振动筛、圆振动筛等。筛分过程中,将不同粒度的砂石料分别收集,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1. 洗砂

洗砂是去除砂石料中泥、粉等杂质的环节。常用的洗砂设备有轮式洗砂机、螺旋洗砂机等。洗砂过程中,砂石料在水中滚动,杂质被去除。


  1. 烘干

烘干是将洗砂后的湿砂进行脱水处理的环节。常用的烘干设备有回转窑、流化床烘干机等。烘干过程中,湿砂中的水分被蒸发,提高砂的堆积密度。


  1. 粒度调整

粒度调整是根据市场需求对砂的粒度进行调节。常用的粒度调整设备有振动筛、滚筒筛等。粒度调整过程中,将不同粒度的砂石料进行混合,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1. 检测与包装

检测与包装是机制砂生产过程的最后环节。在检测过程中,对砂的粒度、含泥量、含水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砂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检测合格后,对砂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二、机制砂的质量标准

  1. 粒度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规定,机制砂的粒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机制砂粒度要求

粒度(mm) 含量(%)
0.15 ≤5
0.3 ≤15
0.6 ≤25
1.2 ≤35
2.0 ≤45
4.75 ≤100

  1. 含泥量要求

机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机制砂含泥量要求

粒度(mm) 含泥量(%)
0.15 ≤1
0.3 ≤3
0.6 ≤5
1.2 ≤8
2.0 ≤10
4.75 ≤15

  1. 含水量要求

机制砂的含水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机制砂含水量要求

粒度(mm) 含水量(%)
0.15 ≤2
0.3 ≤3
0.6 ≤4
1.2 ≤5
2.0 ≤6
4.75 ≤7

  1. 其他要求

(1)机制砂应无裂纹、破碎、熔融等缺陷;

(2)机制砂应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3)机制砂应无放射性物质、有害物质等。

总之,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对保证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机制砂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不合格机制砂的生产和销售,保障消费者权益。

猜你喜欢:选矿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