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滨逊的文献综述
关于鲁滨逊的文献综述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1719年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它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下是对《鲁滨逊漂流记》文献综述的概述:
写作目的与现实意义
《鲁滨逊漂流记》基于真实故事创作,首次出版于1719年,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小说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活28年,通过勤劳和智慧克服困难,体现了人的生存意志和创造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过去200多年间,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了研究,包括荒岛特征、种族歧视、主人公的宗教观等。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如段绍俊在2010年的《电影文学》中分析了小说中的中庸之道、感恩之心和辩证观。
主要观点
主题研究:小说被认为反映了作者对于资本主义上升期的观察和思考。
殖民主义思想研究:鲁滨逊的形象被解读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体现,反映了当时英国殖民扩张的背景。
星期五含义的研究:鲁滨逊救起的土人“星期五”被看作是文化碰撞和融合的产物,体现了殖民主义下的人性与文化冲突。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背景考察和文化比较等。
创新之处在于对小说深层次思想的挖掘,尤其是对其中所蕴含的乌托邦思想和殖民主义倾向的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牛红英的《〈鲁滨逊漂流记〉与西方乌托邦思想》等作品提供了对小说形式的和内容两方面的探讨。
总结
《鲁滨逊漂流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研究18世纪英国社会、文化、宗教和殖民主义的重要文献。它通过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展现了人的创造力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