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景观设计异同之处

中西方景观设计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异同,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背景、哲学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审美标准上。

文化背景与哲学理念

西方

强调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景观设计中常采用规模整齐的植物进行造景,修剪成各种造型,如文字、几何图形、图案以及一些复杂的牧人或者动物形象。

体现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追求一种清晰、明确、秩序井然的视觉效果。

崇尚自由,对美的追求自由而大胆,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如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以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风格等。

东方(中国)

体现和谐与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和传统的古典园林影响,喜欢运用假山、流水、寓意美好的花卉自由组成小品,形成小面积的独特景点。

园林设计中追求意境的营造,一花一叶一世界,将景观小品与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景物与人物、事物的联想。

设计思路与审美标准

西方

园林设计注重形式美与秩序感,强调对称、均衡、比例、尺度等几何要素的运用,追求一种清晰、明确、秩序井然的视觉效果。

园林艺术主题是有神论的“人体美”,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剪成几何形体的绿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树木成行列栽植。

东方(中国)

园林设计思路曲折迂回,不直接暴露景观的全貌,而是通过曲折的路径、隐蔽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假山池沼,引导游者逐步发现园林之美。

园林中多处表现虚实、区隔、藏露等,这些标准在中国山水画中全部有表现,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自然观与世界观

西方

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能力。

东方

自然美是美的素材或源泉,但需要经过人工的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具体表现

北方园林:范围较大,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显得秀丽媚美不足。

江南园林:地域范围小,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景致较细腻精美,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

岭南园林: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多河川,造园条件优越,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较高而宽敞。

综上所述,中西方景观设计在文化背景、哲学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审美标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中西方园林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