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压碎值多少才算不合格?

机制砂压碎值不合格标准及原因分析

一、机制砂压碎值的定义

机制砂压碎值是指将一定质量的机制砂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压碎试验,所得的压碎值。压碎值是衡量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机制砂的硬度和耐磨性。压碎值越高,说明机制砂的质量越差,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影响也越大。

二、机制砂压碎值不合格标准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规定,机制砂的压碎值不合格标准如下:

  1. 对于细度模数为2.3~3.0的机制砂,压碎值应不大于35%。

  2. 对于细度模数为3.0~3.7的机制砂,压碎值应不大于30%。

  3. 对于细度模数大于3.7的机制砂,压碎值应不大于25%。

三、机制砂压碎值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1. 原材料质量差:机制砂的原材料为河砂或山砂,若原材料质量差,如含泥量高、石粉含量高、杂质含量高等,会导致机制砂压碎值不合格。

  2. 破碎设备磨损严重:破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严重,导致破碎效果不佳,使得机制砂压碎值不合格。

  3. 破碎工艺不合理:破碎工艺不合理,如破碎比过大、破碎时间过长等,会导致机制砂压碎值不合格。

  4. 粉尘处理不当:在破碎过程中,若粉尘处理不当,会导致粉尘含量过高,从而影响机制砂压碎值。

  5. 混合材料比例不当:在制备机制砂的过程中,若混合材料比例不当,如水泥、石灰等添加量过多,会导致机制砂压碎值不合格。

  6. 存放条件不当:机制砂在存放过程中,若受潮、受污染等,会导致压碎值不合格。

四、提高机制砂压碎值的方法

  1. 优化原材料:选用质量较好的河砂或山砂作为原材料,降低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杂质含量。

  2. 选用优质破碎设备:选用磨损小、破碎效果好的破碎设备,提高破碎效率。

  3. 优化破碎工艺:合理控制破碎比和破碎时间,确保破碎效果。

  4. 加强粉尘处理:在破碎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粉尘处理措施,降低粉尘含量。

  5. 严格控制混合材料比例: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混合材料比例,确保机制砂质量。

  6. 改善存放条件:确保机制砂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存放,避免受潮、受污染。

五、总结

机制砂压碎值是衡量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压碎值不合格会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生产机制砂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破碎工艺、粉尘处理等方面,确保机制砂压碎值合格。同时,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机制砂质量。

猜你喜欢:冶炼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