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景观设计要领

公园广场景观设计要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问题

广场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保护历史文化元素,融入自然资源,与自然形成和谐的空间环境。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周边环境的特点,如地貌、气候、生物、城市风景、当地文化等,以便更好地构建出贴合环境的景观效果。

功能问题

广场景观设计要根据规划确定广场的空间功能,以适应参与人群的需求。这样可以保证造景功能的完整性,为项目营造一个非常特殊的视觉效果,让参与人群更加有温度地感受到景观空间的全部美好。

安全问题

广场景观设计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易燃、可燃、有毒、放射性、有害的材料和物质,以及有害的装饰,防止可能发生的危害,保证人们的安全。

气象问题

广场景观设计的考虑要着眼于场地的气象特点,尤其要考虑当地的日照、风力、空气湿度等,把它们认真考量融入景观设计中,以期在景观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因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噪声,保持景观的美观。

硬质面积与集散空间

硬质面积要足够大,保证广场有足够的集散停留空间。功能划分要清晰,考虑多种空间功能,如停留、表演、运动、聊天休憩等,即私密、半私密、开放空间划分清晰。

形式感与现代元素

广场设计应注意形式感,多积累形式感好看的设计,并化繁为简学习其大框架设计。同时,植入水景、雕塑、景墙、几何地形等现代主义元素增加广场景观丰富度。

细致分析与功能明确

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进行细致的分析,明确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考虑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间的关系,在其服务半径内,能扩大服务群体,并保证范围内有足够的工作人员。

边界设计与交通组织

广场边界设计应巧用铺装变化或绿化边界将广场与人行道划分开来,同时又不会在视觉或功能上阻碍行人对广场的接近。广场位置应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不应对任何现有或拟建步行体系造成干扰。广场交通设计应利用安全步道、步行街等组成的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连接起来,并预留预测人们可能会走的直线路径,适当考量无障碍设计。

自然与生态

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搭配,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四季变化、生态功能和植物的适应性。

水景与休闲

如果公园内有水体或水景区域,可以进行水景设计,如人工湖泊、喷泉、人工溪流等,为公园增加视觉和听觉的美感,同时提供水上活动和休闲娱乐功能。游憩功能区应占公园陆地的70%以上,康体活动区控制在15%以下,儿童活动区宜控制在10%以下。

设施与设备

根据公园的功能和使用需求,设置适当的设施设备,如长凳、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公共厕所等。考虑人们的日常需求和习惯,有效提升公园的使用价值和吸引力。合理安排公园的照明系统,保证夜间的安全和景观效果,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

人文关怀与安全性

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人文关怀尤为重要。设计人员需要把握住对于景观设计的安全性与实用性的要点,考虑多种可能性因素,避免园林景观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发生。重点体现人文关怀,让人们在走进公园时就能够感受园林景观所传递的一种情感和精神思想。

绿色城市公园景观

在现代化的发展下,人们对于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尤为重视。公园景观设计应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打造绿色城市公园景观。

这些要点综合起来,旨在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且能融入周围环境的公园广场,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并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