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绘的依据
地形测量测绘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点是直接供地形图测绘使用的依据,其密度应根据实地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测绘的测量手段和作业方式等情况决定。图根点的密度不得小于每平方公里14个。
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2米,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米。
图根控制点宜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并应设定标志,相邻点间必须通视。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
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通过测量地物和地貌的细节,将控制测量成果具体化为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测绘基准
我国的测绘基准主要由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等构成,它们是测绘成果的起算依据。
测绘成果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地理位置及有关的各种信息,要求测绘数据必须具有唯一性和可靠性,要达到这些要求所有的测绘成果必须要有统一的起算依据,即统一测绘基准、统一测绘系统、统一技术标准。
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是测绘、编制和出版地形图的基本依据,也是识读和使用地形图的重要工具。
这些依据共同构成了地形测量测绘的基础,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