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地形测绘规范标准
土地地形测绘规范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要求
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
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
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测图比例尺的选用
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专用地形图,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测绘或利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
地形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a)大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坦地:a<3>
丘陵地:3°≤a<10>
山地:10°≤a<25>
高山地:a≥25°。
图根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M 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H 为测图最大视距,n 为测站数;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
图根支导线(极坐标)平均边长及边数。
图根经纬仪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S 为边长,n 为边数,d H 为等高距(m);边长大于400m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城市测量规范
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此时不同地形类别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同一幅图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
这些规范标准确保了地形图测绘的精度和可靠性,适用于不同地形类别的测绘工作,并明确了作业员在测绘过程中的自我检查与整理责任,以及测区对图幅的检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