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景观设计注意要点有

医疗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功能性、美观性、生态性、安全性以及文化性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注意要点:

功能性原则:

医院景观设计首先要满足特殊的使用者——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设计中应考虑植物造景为主,创造安静优雅的园林环境,步道宽度和坡度要体现人性化,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轮椅等。同时,要设置牵引装置,供患者使用。

视觉愉悦原则:

病人需要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心情愉悦有助于养病。因此,植物配置要体现出“时景美”,通过线型流畅低矮的植物色带来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力求做到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简洁大方。

空间多样性原则:

为患者提供不同类型的空间和活动场所,既有群体活动场所,又能有让人独处的空间。设计时要考虑主要入口、门诊区、住院区、生活区和传染病区的景观设计,既要符合美学原则,又要讲究生态保健功能,以及与医疗场所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安全性原则:

医疗园区绿化景观设计要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气候等因素,避免设计过于复杂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景观。例如,避免设计高差较大的地形,以免患者和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美观性原则:

医疗园区绿化景观设计要注重美观,提升医疗园区的整体形象。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植物、水体、地形等元素,打造富有特色的景观。同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空间的变化,使医疗园区绿化景观更具吸引力。

生态性原则:

医疗园区绿化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设计中要尽量选择本地植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充分考虑绿化植物的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文化性原则: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设计时要体现这种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院史长廊、碑文、雕塑等文化元素,将历史文化的设计融于景观中,使现代化医院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同时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

植物配置:

选择具有观赏性、功能性和生态性的植物,如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等功能的植物。注意植物的色彩和形态搭配,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关系和生态条件,保证景观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水体设计:

水体设计可以增加医疗园区的灵动性和趣味性。设计时要考虑水体的功能,如休闲、景观照明等,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水体的潜在风险。

景观小品设置:

景观小品在医院设计中起到实用和观赏的作用。设计时要考虑到使用人群的特殊性,如休息座椅应选择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且需要一定的舒适度。运动健身器材应设置在景观效果良好,且方便使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