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镜怎么用
测绘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其类型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测绘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测量镜
准备工作
确保测量镜干净,无明显划痕和污垢,保持表面平整和透明度良好。
定位
将测量镜平放在需要进行测量的表面上,确保镜面与被测表面接触均匀。
视线校正
通过调整观察时的角度和位置,让镜中的刻度尺或标记清晰可见,以便准确读数。
对焦调整
根据测量镜的焦距要求,调整镜片的位置,使被测物在镜中呈现清晰的像。
读数记录
观察测量镜上的刻度尺或标记,并记录测量结果。根据实际测量需求,进行精确的读数和记录。
结束操作
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洁和保养测量镜,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到损坏。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和正常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绘棱镜
选择合适的棱镜
根据测量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棱镜类型,如单棱镜、直角小棱镜、莱卡360度小棱镜等。
设置全站仪
根据全站仪的配置要求设置参数,包括测量模式(棱镜测量、免棱镜测量、反射片测量模式)、棱镜常数(通常在棱镜上有标识,日系及多数国产棱镜小棱镜为0mm,大棱镜为-30mm)、棱镜高(通过多次精确量取取平均数后输入仪器)。
安装棱镜
将棱镜架设在所测点或后视点上,确保棱镜杆垂直对中。
对准全站仪
确保棱镜正面对准全站仪,如果使用棱镜杆,则棱镜杆要垂直对中。
测量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调校,确保棱镜对准准确。
注意事项
防止棱镜剐蹭污染,注意正反安装,确保棱镜常数和全站仪设置的棱镜常数一致。
在使用棱镜时,避免太阳直接照射,以免因高温熔化棱镜。
棱镜表面的角度要保持清洁,以免影响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效果。
数据记录和处理
记录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出地面沉降量和沉降速度。
结果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面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
水平镜
准备工作
打开三脚架,调整到水平位置。
安装
将水平镜连接到三脚架上。
调平
使用脚螺旋把镜子调平,使气泡居中。
瞄准
把镜头转向远处,转动目镜聚焦,瞄准需要测量的物体。
读数
把水平镜上面显示的读数记下来,读数要从上而下开始记。
测量显微镜
准备工作
确认测量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齐全,包括目镜、物镜、载物台、调焦手轮等。
确保测量显微镜的工作环境清洁,避免灰尘和杂质影响测量结果。
安装和调整
将测量显微镜放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确保其平稳。
安装目镜和物镜,确保其牢固且无松动。
调整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确保光线充足且均匀。
对光和聚焦
转动载物台,将待测物体放置在物镜下方的适当位置。
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对光,调节反光镜或光源,使视野内光线均匀。
转动调焦手轮,使物镜逐渐靠近待测物体,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测量操作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如测微尺、十字线等。
使用测量显微镜的测量功能,进行长度、宽度、直径等参数的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
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