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材质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加,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砂石材料,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保等优点,在混凝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对机制砂材质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一、机制砂的定义及分类

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状材料。根据其来源,机制砂可分为天然石料机制砂和工业废渣机制砂两大类。天然石料机制砂是以天然岩石为原料,经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工业废渣机制砂则是以工业废渣为原料,经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

二、机制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1. 粒度组成

粒度组成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通常,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

(1)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评价机制砂粗细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砂的粗细程度越粗。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3~3.7之间。

(2)级配:机制砂的级配应符合混凝土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级配曲线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 含泥量

含泥量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机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含泥量:含泥量应控制在1%~3%之间。

(2)泥块含量:泥块含量应控制在0.5%以下。


  1. 吸水率

吸水率是指机制砂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吸水率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机制砂的吸水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吸水率:吸水率应控制在1%~3%之间。


  1. 压碎值

压碎值是指机制砂在受压过程中抵抗破碎的能力。压碎值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机制砂的压碎值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压碎值:压碎值应控制在10%~30%之间。


  1. 残余值

残余值是指机制砂在特定条件下抵抗磨损的能力。残余值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机制砂的残余值应符合以下要求:

(1)残余值:残余值应控制在5%~10%之间。


  1. 坚硬程度

坚硬程度是指机制砂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坚硬程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莫氏硬度:莫氏硬度应控制在3~6之间。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机制砂材质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对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技术人员在选用机制砂时,应充分考虑其粒度组成、含泥量、吸水率、压碎值、残余值和坚硬程度等指标,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同时,我国应加强机制砂生产工艺和技术研究,提高机制砂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混凝土行业的需求。

猜你喜欢:矿用过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