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五一广场是这么来的
长沙五一广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 1952年。当时,为了纪念五一劳动节,五一路西段正式通车,并在五一路与黄兴路的交叉口修建了一座直径30米的街心花坛,这个区域因此得名“五一广场”。
具体来说,五一广场的建造背景如下:
1951年,长沙市政府决定修建五一路以解决水陆交通联运问题,永丰仓被拆掉,五一路(今五一西路)横空出世。同时,中山亭到五一广场这一段也修了一条卵石铺的小路,两条路交汇处形成了五一广场的雏形。
1952年,五一西路经过小修,五一广场正式形成。最初广场仅为宽敞的地坪,后来广场中央兴建了花坛,直径30米内植花卉,设石凳。
20世纪50-70年代,五一广场建筑普遍仅三四层。广场中心在“文革”期间筑起语录碑,游行的队伍时常穿越五一广场,使五一广场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
1979年,五一广场中心广场出现数十对男女举行马路舞会,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1985年,五一商圈初步形成,长沙市拟在五一广场西南角停车场筑建“长沙商业大厦”,后此处所筑商厦命名为中山商厦。同年,实验餐厅复名玉楼东。
1987年,五一广场开挖地下通道,1988年地下通道正式开通,人车分流,缓解了交通压力。
1990年,中山商业大厦裙楼商场开业,客流量达30万人以上,营业额达120万元。1992年,中山商业大厦主体土建工程封顶。
1996年,五一广场东南角开始拆迁,包括凯旋门、玉楼东、银星、银苑等大批知名商家被迫退出五一广场。当年10月17日,考古工作者发现震惊全世界的十万余片三国吴简。
1998年,平和堂开业,客流量刷新中山商厦开业纪录。2004年,王府井百货开业,随后新世界百货亦进入五一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