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地理测绘手段
国外地理测绘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卫星摄影测量技术
发展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历了定性测绘(LandSatTM系列卫星)、定量测绘(法国Spot系列卫星)和高精度测图(Ikonos、GeoEye、WorldView等系列卫星)三个阶段。
应用现状: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法国已完成全球80%以上陆地地形测绘。商业测图卫星影像分辨率已达0.5m,满足1:10000比例尺测图和1:2000比例尺修测的指标要求。但测图比例尺偏小,特别是高程测量精度偏低,最高只能达到米级,与海洋测绘要求的0.2m有差距。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发展历史:随着数字航摄仪、POS定位定姿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航空摄影测量进入了数字化、通用化、精细化发展阶段。
应用现状:实现了50000比例尺系列测图能力,适用于海岸带海岛礁地形图测绘。但专业测量设备昂贵,主要靠国外引进,国内相关设备发展迅速,已有系列产品,逐步缩小了差距。对滩涂、沙漠、林区等特殊区域测绘能力较弱,高程测量精度偏低,无法直接满足《海道测量规范》要求。
微波测绘卫星技术
发展历史:21世纪初,美国发射了全球首个天基地形测绘任务“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RTM),采用单航过双天线InSAR体制。2007年和2010年,德国宇航中心(DLR)先后发射了“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TerraSAR-X)和“陆地合成孔径雷达-数字高程模型-X”(TanDEM-X)。
应用现状:微波测绘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实现全球地形高程数据的快速、高效获取,有效弥补光学测绘卫星的不足,成为国外发展卫星测绘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卫星大地测量技术
发展历史:1966年,美国的W.M.考拉发表《卫星大地测量理论》,为卫星大地测量的发展奠定基础。20世纪70年代,美国建立卫星多普勒导航定位系统,90年代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
应用现状:卫星大地测量不仅广泛用于高精度测定地面点的位置,还用于确定全球重力场,并形成一门新的大地测量分支,即卫星重力学。GPS和GLONASS等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