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结构的文献综述

关于产业结构的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以下是对产业结构相关文献的综述,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组织:

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国外研究

L.L. Pasinetti(1981)认为企业家对高利润的追求推动了经济发展,并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Kuznets(1985)提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主次关系,经济增长是主线,产业结构是围绕主线优化的辅线。

benison(1967)和Chenery(1989)指出产业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力。

Eichengreen(2012)提出用U型走势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处于调整状态。

国内研究

纪玉山和吴勇民(200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张晓明(2009)强调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人才前期培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

2.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国外研究

Denison(1960)分析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认为12%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

库兹涅茨(1966)通过多国数据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

钱纳里(1989)得出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一般性规律。

国内研究

谢毅等人(2008)对广东省1978-2008年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拉动作用。

郑春梅等人(2009)建立北京市产业结构的经济计量模型,得出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

3.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传统研究

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产业结构现状评价,包括合理化与高度化。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如投入产出模型、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等。

引入新因素的研究

强调资源、能源、环境和生态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重要性。

4. 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之间存在互动性关系,但区域差异显著,需要从区域视角分析。

总结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涉及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数据集,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关系,得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也是研究的重点,包括对资本效率、经济规模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