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窑作文

火烧窑

今天早上,天空乌黑乌黑的,好像要下雨一样,但天气预报说是晴天。我们决定去烧土窑。我们准备了很多食物,有鸡蛋、地瓜、鸡肉、板栗等。我们先用水把东西洗干净,再用酱油、沙茶王和糖把鸡肉腌制好,最后用锡箔纸把这些食物独立包装起来。爷爷已经点燃了窑火,我搬了一些柴火过来帮忙,往窑口加柴,不久,火红火红的火苗从土窑的洞口冲出来,火势越来越旺了。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我觉得越来越热,热得满脸通红,爷爷也热得满身是汗。这时妹妹搬了一些干树枝也过来帮忙。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土窑被烧得通红。爷爷说:“可以停火,放食物了。”爷爷退出没有烧完的木材,又把里面的柴灰扒出来。妈妈把装食物的盘子端过来,用夹子把已包好的食物,一个一个从土窑上面的洞口往里面放,然后用一个铁盘盖在上面。爸爸带来了用水搅合过的泥巴,把土窑漏气的地方都糊上泥巴,让它密不透风,好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我们在旁边的石椅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等待。四十分钟后,爷爷一声令下:“可以打开土窑了。”我们哄的一下子围了过去。爷爷把土窑洞口上的铁盘拿掉,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就扑鼻而来,妈妈用夹子把食物夹出来,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打开锡箔纸,美味的食物让人看了直流口水,大家高兴的吃起来,真香啊!

烧窑的乐趣

在洞里添几把柴,点起火,大约烧十多分钟就把土坷拉烧红了。烧窑的关键就在这儿:烧红了土坷拉,赶紧把花生、红薯等食物和红土坷拉,混上部分泥土一齐埋进洞里,等着红土坷拉的热量把食物烤熟。过了大约10分钟,我实在是等不及了,扒开土窑,拿起食物一尝,感觉和生花生的味儿没什么差别。爸爸一尝,说:“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扒得太早了,花生还没熟呢!”于是,我们把窑洞重新埋好,在土堆上放了点柴,重又烧了起来。后来,赤脚的我感到周围的土有些温热时,闻到了一股花生的香味。爸爸说:“好了!”我们就用杨树皮扒开窑,先看见的是被烧得黑乎乎的土坷拉,再掀开土坷拉,香喷喷的“烧花生”便出现在了眼前,我迫不及待地抓进口里吃着,真香啊!

烧红薯窑

记得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和表哥、表姐跟随舅舅、舅娘到地里收红薯。休息的时候,表哥说:“我们烧红薯吧!”我和表姐拍手赞成。于是,我们分了工,表姐捡柴火,我跟表哥学砌窑。表哥找到一块干爽避风的地方,铲平地面,然后打窑基,把一块大泥团放在最底层,围成一个圈,留一个缺口做窑门。一层一层地砌起来,越往上泥块越小,砌到一尺多高就结顶。结的工夫可讲究技术啦,稍不小心窑顶就会崩塌。所以我们在这节骨眼上特别留神,挑选又小又匀称的泥块把顶结好。正在这时,表姐捡柴火回来了。我们点燃了柴火,烧起窑来,窑顶冒出缕缕青烟。烧呀烧,一直把窑顶的泥块烧红,才算火候够了,是我们停下火,把火炭从窑门扒出来,封起窑门。接着小心把窑顶捅塌,让火红的小泥块掉落窑底,敲碎后,再将红薯扔进去。每放一层红薯,捅一次窑顶,敲碎泥块,盖住红薯。最后从窑旁取来碎泥,把整个窑子严严的盖住,这时,只见白烟从碎土里慢慢地冒出来,一股诱人的香味散发在空气里,使人忍不住吞口水。坐在一旁抽烟的舅舅说:“真香!不过还没熟呢,等一会儿再吃吧。”我们一边听舅舅讲故事,一边把红薯搬到汽车上,大约过了半小时,开窑的时刻终于到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拨开泥土,取出那熟透的红薯,一边剥皮,一边用力吹,恨不得马上把滚烫的红薯咬进嘴里。大家吃着笑着。那香喷喷甜滋滋的味道,使你吃得象神仙一样快活,真是“真鱼真肉,不如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