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历史古都文化

香港大学历史古都文化

香港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以及随后合并的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1911年,香港大学正式在香港岛成立,孙中山作为香港西医书院的首届毕业生,对这所大学的创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历史背景

创立初衷:港大成立初期,受到当时西方列强在中国成立大学的趋势影响,英国港督卢押认为英国需要在香港设立一所大学,以与其他列强竞争,并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抗衡其他列强文化理念,同时便于英国向华南拓展势力,巩固其在香港的统治。

资金筹集:港大的成立得到了清政府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的支持,以及太古集团因工业事故而希望修补公司形象,共同捐款资助成立港大。

学院设置:最初港大只设有医学院、工程学院和文学院,没有开设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课程。

古建筑

香港大学校园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其中包括:

主楼:港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孔庆荧楼:建于1919年,是香港法定古迹之一。

邓志昂楼:由邓肇坚爵士的父亲邓志昂捐助建成,于1929年,现作为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学术与文化

香港大学在人文、法律、政治及生物与医学等学术领域享有国际声誉,采用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国际合作

香港大学是Universitas 21(大学的国际性协会)的创建成员之一,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具有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