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中粗砂的生产工艺有哪些国际标准?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环保、高效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粗砂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施工效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国际上关于机制砂中粗砂生产工艺的标准。

一、ISO国际标准

  1. ISO 14689: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包括粗砂的筛分、粒度、含泥量、坚固性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2. ISO 1186: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包括粗砂的细度模数、含水率、筛分试验等。

  3. ISO 6799: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适用于粗砂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成分的测定。

二、欧洲标准(EN)

  1. EN 12620: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其中对粗砂的粒度、含泥量、坚固性等指标有详细规定。

  2. EN 932-1:该标准规定了天然砂和机制砂的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包括粗砂的筛分、粒度、含水率等。

三、美国标准(ASTM)

  1. ASTM C33: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其中对粗砂的粒度、含泥量、坚固性等指标有详细规定。

  2. ASTM C117: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筛分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砂的粒度测定。

  3. ASTM C136: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和天然砂的细度模数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砂的细度模数测定。

四、中国国家标准(GB)

  1. GB/T 14684: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包括粗砂的筛分、粒度、含泥量、坚固性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2. GB/T 14685: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包括粗砂的细度模数、含水率、筛分试验等。

  3. GB/T 14686:该标准规定了机制砂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适用于粗砂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成分的测定。

五、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选择合适的天然砂或石料作为原料,进行破碎、筛分等预处理。

  2. 破碎:将原料送入破碎机进行破碎,使其达到一定的粒度要求。

  3. 筛分:通过振动筛或其他筛分设备,将破碎后的原料进行筛分,得到符合要求的粗砂。

  4. 洗砂:将筛分后的粗砂送入洗砂机,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泥浆。

  5. 混合:根据需要,将粗砂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以调整其性能。

  6. 干燥:将混合后的粗砂送入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

  7. 包装:将干燥后的粗砂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储存。

总之,国际标准对于机制砂中粗砂的生产工艺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确保产品质量,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金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