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会计比较的文献综述
中外会计比较的文献综述
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不同国家的会计标准、实施效果、经济影响以及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中外会计比较文献的综述:
国外会计准则研究情况
实施效果与经济效果分析:国外学者对会计准则执行后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KuanIC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会计准则规范下会计盈余信息与股价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会计准则执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新准则实施的影响:HonghuaF等人研究了企业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对损失确认的问题,认为国际会计准则提高了对损失确认的及时性。
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差异表现:中外会计报告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注释等方面存在差异。
差异原因: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会计观念、会计环境、资本市场规模与容量、业绩评价体系导向、法规条款形式等方面。
政府会计比较
历史与发展:西方政府会计发展历史较长,理论体系完善,实务操作成熟。中国应借鉴西方政府会计的科学成分,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改革理论框架。
会计法规体系比较与借鉴
中美会计法规体系比较:叶陈毅等人对中美会计法规体系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借鉴的建议。
会计学教育比较
教育内容与难度:国外的会计教材通常采用真实案例分析,难度适中,知识广度广,但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可能不如中国会计学深入。
结论
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国家间在会计准则、会计报告、政府会计以及会计学教育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研究这些差异有助于理解不同国家的会计实践,并为国际财务报告标准的协调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