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创始人究竟是谁?
胜任力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人或组织在特定领域内能力的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等领域。然而,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创始人,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从胜任力模型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以及相关争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胜任力模型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Robert Yerkes)和约翰·多德森(John Dodson)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为胜任力模型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提出了“能力-行为-结果”的胜任力模型理论框架,标志着胜任力模型的正式诞生。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胜任力模型在我国逐渐被引入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二、主要代表人物
大卫·麦克利兰:被誉为“胜任力模型之父”,他在1984年发表的论文《个人胜任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模型的概念。
罗伯特·菲尔德曼(Robert Feldman):美国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核心胜任力”的概念,强调个体在特定领域内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
王重鸣:我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他在1990年代将胜任力模型引入我国,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胜任力模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关于胜任力模型创始人的争议
大卫·麦克利兰:部分学者认为,大卫·麦克利兰是胜任力模型的创始人,因为他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并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罗伯特·菲尔德曼:另一些学者认为,罗伯特·菲尔德曼是胜任力模型的创始人,因为他提出了“核心胜任力”的概念,为胜任力模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重鸣:还有学者认为,王重鸣是胜任力模型的创始人,因为他将胜任力模型引入我国,并进行了本土化研究,为我国胜任力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关于胜任力模型创始人的问题,尚无定论。尽管大卫·麦克利兰、罗伯特·菲尔德曼和王重鸣在胜任力模型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谁是真正的创始人,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实践,为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中国CHO素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