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测绘中轴线

古人测绘中轴线的方法包括:

利用太阳影子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影子变化来测定南北方向。具体方法是在广场上立一根直杆,观察太阳从东方升起,到中午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然后太阳逐渐西沉,影子逐渐变长。通过找到上午和下午对称的影子,将两个影子的末端相连,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高就是南北方向。

观测北极星

北极星位于地球北极点附近,几乎位于北天极,因此它在北半球晚上始终处于可见状态。通过找到北极星的位置,可以确定正北方。不过,这种方法受到地理位置和光污染的影响,可能在某些地区不太实用。

利用天文观测

古人还通过观测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等,以及使用简单的天文仪器来测定天体运行的方向,从而确定中轴线。

实地测绘

在历史上,也有通过实地测绘的方式来记录和确定中轴线的位置。例如,1941年,在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的策划下,一群文保先行者们对北平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所有重要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测绘,并绘制成704幅实测图纸。

这些方法体现了古人在没有现代测绘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然现象和简单的工具来确定城市的中轴线,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