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广场为什么叫五四广场
青岛广场之所以被称为五四广场,是因为它是为了纪念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五四运动而命名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五四运动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具体来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取代了德国占领了青岛。1919年1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但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主权转让给日本。这一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绝签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最终,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于1922年12月12日收回了青岛主权。
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的市政府大楼对面的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五四广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北依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南临浮山湾,总占地面积10公顷。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成为青岛新的标志性旅游景观,高30米,直径27米,以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以火红色的旋转腾升的风”作为主要造型,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