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劳务外包用工的工伤认定有何规定?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外包用工现象日益普遍。劳务外包用工是指企业将原本属于自己经营范围内的部分工作内容,委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完成的一种用工方式。然而,劳务外包用工在工伤认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劳务外包用工的工伤认定作出了一些规定。以下将从工伤认定的定义、劳务外包用工的工伤认定原则、认定程序以及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伤认定的定义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进行审查和确认的过程。工伤认定是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
二、劳务外包用工的工伤认定原则
依法认定原则:劳务外包用工的工伤认定应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实事求是原则:工伤认定应以事实为依据,对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的伤害进行客观、公正的认定。
公正、公开、便民原则:工伤认定应遵循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
责任共担原则:劳务外包用工中,用人单位、外包单位以及劳动者应共同承担工伤责任。
三、劳务外包用工的工伤认定程序
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提交相关材料:用人单位收到劳动者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材料。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用人单位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后,应在15日内受理申请。
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作出认定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送达认定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工伤认定决定书送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四、劳务外包用工的工伤责任承担
用人单位责任:用人单位在劳务外包用工中,应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外包单位责任:外包单位在劳务外包用工中,应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劳动者责任:劳动者在劳务外包用工中,应遵守劳动纪律,正确使用劳动工具,避免发生工伤。
责任共担:劳务外包用工中,用人单位、外包单位以及劳动者在工伤事故中承担连带责任。
五、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劳务外包用工的工伤认定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外包单位以及劳动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共同遵守,确保工伤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劳务外包用工的监管,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猜你喜欢:招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