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法全文释义

《测绘法》的条文释义如下:

适用范围

定义: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

适用范围:新《测绘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测绘活动。这个空间范围内,必须依照我国测绘法的规定从事测绘活动,调整各种测绘法律关系和进行测绘管理。

测绘管理的职责分工

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地方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

军队测绘部门:负责管理军事部门的测绘工作,并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管理海洋基础测绘工作。

测绘事业的基础性

定义:测绘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政府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

测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国家鼓励:国家鼓励测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测绘水平。

奖励机制:对在测绘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测绘活动的原则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公平性:测绘活动应遵循这些原则。

测绘规划和统一管理

国家责任:国家对测绘工作有规划和统一管理的责任,包括制定和实施测绘规划、测绘工程造价制度等。

组织和计划管理:国家对测绘工作的组织和计划管理有具体要求。

设施和技术装备:国家统一制定和实施测绘设施建设和测绘技术装备的管理要求。

这些释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测绘法》,确保测绘活动的合法性、科学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