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籍号是什么
小学生学籍号是什么
小学生的学籍号,正式名称为“全国学籍号”,是教育部为了统一管理全国学生的学籍信息而设立的一种身份识别码。这个编号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唯一的,从入学到毕业,这个编号将伴随他们整个学习生涯,是他们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标识。
学籍号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前缀:表示学生学籍类型的代码,如“G”表示正式学籍号,“L”表示临时学籍号,“J”表示无身份证号码的学生学籍号。
2. 身份证号码或自动生成的临时身份号码:作为学籍号的基础。
3. 省市位(2位):表示学生所在省市的代码。
4. 区县(2位):表示学生所在区县的代码。
5. 学校类别(1位):表示学生所在学校的类型。
6. 学校(3位):表示学生所在学校的代码。
7. 学生类别(1位):表示学生类别,如小学、初中等。
8. 届别(2位):表示学生所在的年级或班级。
9. 班(2位):表示学生所在的班级。
10. 学生号(2位):表示学生在班级中的序号。
11. 校验位(1位):用于校验学籍号的正确性。
学籍号由16位或19位构成,具体取决于是否包含校验位。这个编号原则上是终身不变的,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