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法测绘误差
测绘法中的测绘误差是指在测绘过程中出现的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这种误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仪器误差:
这是由于仪器本身构造的不完善及精度限制导致的误差。例如,仪器的三轴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轴误差)、照准部偏心差和度盘误差等。
人为误差:
这是由于观测者的感官鉴别能力及技术水平有限而导致的误差。例如,观测者在读数、估读或记录数据时的不准确。
外界条件误差:
这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如温度、湿度、风力、气压、大气折射、粉尘等)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
系统误差:
这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误差的数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系统误差通常是由于仪器设备制造不完善等原因引起的,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
偶然误差:
这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误差的数值和符号随机变化,但总体服从于一定统计规律的误差。例如,由于仪器没有严格照准目标或气候变化导致的微小变化。
粗差:
也称为粗大误差,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由于设备、环境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离群误差,通常比正常测量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偶然误差还要大好几倍。
为了降低测绘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高精度的测绘仪器:
提高仪器的制造精度和稳定性,减少仪器误差。
提高观测者的技术水平:
对观测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观测准确性和数据处理能力。
优化测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减少方法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