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遵从的文献综述
税收遵从的文献综述
纳税遵从文献综述
纳税遵从理论研究
A-S模型:1972年由Allingham和Sandmo提出,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建立了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该模型认为纳税人遵从或不遵从的决策基于自身收益最大化,罚款率和稽查率与遵从度正相关,税率与逃税关系不明确。
期望理论:1992年由Aim提出,解释了实际遵从度高于预期效用理论的原因,认为纳税人可能高估了稽查概率,在低概率损失面前,纳税人是风险厌恶型的,因此选择遵从。
预扣税款影响:1997年Elffers和Hessing的实证研究指出,提高预扣税款可以提高纳税遵从,因为人们倾向于将税款返还视为获得,补缴税款视为损失。
纳税遵从成本研究
海格估算:1934年,海格首次对税收遵从成本进行正式估算。
桑德福著作: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Sandford的著作《税收遵从成本:计量与政策》等,对遵从成本进行了深入研究。
纳税遵从的实际模型研究
实际模型:1972年Allingham和Sand的模型是第一个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的静态研究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本范式和方向。
纳税遵从的其他影响因素
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纳税遵从受到个体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规范和群体压力也对遵从度有影响。
法学视角:税法的公平性、合理性及可执行性是影响纳税遵从的重要因素。
纳税遵从的实际意义
税收征纳关系:纳税遵从是衡量一个国家税收征纳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对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研究趋势
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纳税遵从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税收征管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以上综述基于提供的参考信息,涵盖了纳税遵从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实际模型研究以及实际意义等方面。这些研究为理解和改善纳税遵从行为提供了重要视角和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