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化工轻工

酯基水解反应机理 酯基与盐酸反应

作者:老赵 时间:2024-04-22 04:44:38 阅读:0

酯基水解反应机理 酯基与盐酸反应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酯基水解反应机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酯基水解反应机理以及酯基与盐酸反应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甲基锂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吗
  • 羧基怎么变成酮基
  • 甲基和甲酸关系
  • 甲苯如何转化成苯甲酸
  • 甲基化的过程化学式
  • 一、甲基锂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吗

    1、丙二酸二乙酯的亚甲基受两个羰基的影响,活性较高。它与乙醇钠作用生成钠盐,继而与卤代烃反应,生成一元或二元烃基取代的丙二酸二乙酯。它们均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例如,可进一步水解脱羧形成羧酸:

    2、式中R、R′为烃基。丙二酸二乙酯可进行亚硝化反应,进一步还原则生成氨基丙二酸二乙酯,是合成氨基酸的重要中间体。丙二酸二乙酯与羰基化合物起缩合反应,生成不饱和化合物RCH=C(COOC2H5)2。烃基取代的丙二酸二乙酯与脲缩合,生成巴比妥,是常用的安眠药:丙二酸二乙酯易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丙二酸二乙酯,也可被三氧化二氮氧化成氧代丙二酸酯O=C(COOC2H5)2。这些化合物在理论上和合成上均有价值。

    3、丙二酸二乙酯是以氯乙酸钠为原料,先与氰化钠作用生成氰乙酸钠,再用乙醇酯化制得。丙二酸二乙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试剂,广泛用于药物和染料的合成。

    二、羧基怎么变成酮基

    1、方法很多,根据羧酸的结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2、先和乙醇酯化产生乙酸乙酯,然后在醇钠等强碱作用下发生克莱森酯缩合,并酸化得到乙酰乙酸乙酯,最后乙酰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下加热脱羧分解得到乙醇和丙酮。这样,乙酸中的羧基就转变成丙酮中的酮羰基了。

    3、②主链上有6或七个碳的二酸(羧基在主链的端碳上),比如说,己二酸,庚二酸。

    4、这样的二酸加热发生脱羧,脱水,得到五元或六元环酮。主链上有其他烷烃基时得到的酮环上有取代基。

    5、己二酸加热得到环戊酮,庚二酸加热得到环己酮

    6、③通过酰氯和有机锂试剂直接合成。

    7、将羧酸与亚硫酰氯,五氯化磷,三氯化磷等作用转化成酰氯,然后酰氯与有机锂试剂(包括甲基锂,二烃基铜锂,正丁基锂,苯基锂等)作用即可得到酮

    8、④通过羧酸酯与等摩尔量的格氏试剂反应。

    9、将羧酸转化成羧酸酯,然后羧酸酯与等摩尔量的格氏试剂反应并水解可得到酮。注意,格氏试剂不能多,否则会得到叔醇。

    三、甲基和甲酸关系

    有机化学的甲基化是指一个烷基化的过程传送一个CH3基团。这个过程一般都会使用亲电子的甲基源,如碘代甲烷、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或是较少有但更强力的甲基化试剂,如三氟甲基磺酸甲酯或氟代磺酸甲酯。这些试剂都会经SN2亲核取代反应进行甲基化。例如一个烷氧盐(RO-)可以在氧气中被甲基化产生醚(ROCH3)。或是一个烯醇酮在碳中被甲基化产生一个新的酮。或者,甲基化可以涉及使用亲核的甲基化合物,如甲基锂(CH3Li)或格林尼亚试剂(CH3MgX)。例如,CH3Li可以在丙酮加上一个羰基(C=O),使之甲基化,并产生叔丁酯的锂烷氧。

    四、甲苯如何转化成苯甲酸

    1、苯甲酸用氢化铝锂还原成苯甲醇,苯甲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脱水生成苯甲醛,苯甲醛用克莱门森或者黄鸣龙法还原可以得到甲苯。

    2、常温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3、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形成盐、酯、酰卤、酰胺、酸酐等,都不易被氧化。苯甲酸的苯环上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得到间位取代产物。

    4、苯甲酸是简单的芳香族羧酸,具有芳香性,也具有羧酸的性质,因此可发生两大类化学反应,一是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二是羧基的反应。

    5、苯甲酸可以与格林试剂、甲基锂等金属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苯甲酸与甲基锂反应是制备酮的一般方法。

    6、苯甲酸的苯环上可发生芳基亲电取代反应,反应主要得到间位取代产物。以游离酸、酯或其衍生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在安息香胶内以游离酸和苄酯的形式存在;在一些植物的叶和茎皮中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在香精油中以甲酯或苄酯的形式存在;在马尿中以其衍生物马尿酸的形式存在。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甲酸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苯

    五、甲基化的过程化学式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CG两个核苷酸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形成5-甲基胞嘧啶,这常见于基因的5'-CG-3'序列。大多数脊椎动物基因组DNA都有少量的甲基化胞嘧啶,主要集中在基因5'端的非编码区,并成簇存在。甲基化位点可随DNA的复制而遗传,因为DNA复制后,甲基化酶可将新合成的未甲基化的位点进行甲基化。DNA的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的失活。

    DNA甲基化主要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和少量的N6-甲基嘌呤(N6-mA)及7-甲基鸟嘌呤(7-mG)

    结构基因含有很多CpG结构, 2CpG和2GPC中两个胞嘧啶的5位碳原子通常被甲基化,且两个甲基集团在DNA双链大沟中呈特定三维结构。基因组中60%~ 90%的CpG都被甲基化,未甲基化的CpG成簇地组成CpG岛,位于结构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和转录起始点。有实验证明超甲基化阻遏转录的进行。DNA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组中相应区域染色质结构变化,使DNA失去核酶ö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位点,以及DNA酶的敏感位点,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凝缩成团,失去转录活性。5位C甲基化的胞嘧啶脱氨基生成胸腺嘧啶,由此可能导致基因置换突变,发生碱基错配: T2G,如果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被纠正,就会诱发遗传病或癌症,而且,生物体甲基化的方式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DNA甲基转移酶有两种: 1) DNM T1,持续性DNA甲基转移酶——作用于仅有一条链甲基化的DNA双链,使其完全甲基化,可参与DNA复制双链中的新合成链的甲基化,DNM T1可能直接与HDAC(组蛋白去乙酰基转移酶)联合作用阻断转录; 2)DNM T3a、DNM T3b从头甲基转移酶,它们可甲基化CpG,使其半甲基化,继而全甲基化。从头甲基转移酶可能参与细胞生长分化调控,其中DNM T3b在肿瘤基因甲基化中起重要作用。

    DNA去甲基化有两种方式: 1)被动途径:由于核因子N F粘附甲基化的DNA,使粘附点附近的DNA不能被完全甲基化,从而阻断DNM T1的作用; 2)主动途径:是由去甲基酶的作用,将甲基集团移去的过程。在DNA甲基化阻遏基因表达的过程中,甲基化CpG粘附蛋白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甲基化DNA可直接作用于甲基化敏感转录因子E2F、CREB、A P2、CM ycöM yn、N F2KB、Cmyb、Ets,使它们失去结合DNA的功能从而阻断转录,但是,甲基化CpG粘附分子可作用于甲基化非敏感转录因子(SP1、CTF、YY1),使它们失活,从而阻断转录。人们已发现5种带有恒定的甲基化DNA结合域(MBD)的甲基化CpG粘附蛋白。其中M ECP2、MBD1、

    MBD2、MBD3参与甲基化有关的转录阻遏;MBD1有糖基转移酶活性,可将T从错配碱基对TöG中移去,MBD4基因的突变还与线粒体不稳定的肿瘤发生有关。在MBD2缺陷的小鼠细胞中,不含M ECP1复合物,不能有效阻止甲基化基因的表达。这表明甲基化CpG粘附蛋白在DNA甲基化方式的选择,以及DNA甲基化与组蛋白去乙酰化、染色质重组相互联系中的有重要作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上一篇:烷基葡萄糖苷 木聚糖酶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 #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17685
    • 页面总数:0
    • 分类总数:27
    • 标签总数:16990
    • 浏览总数:1516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