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化工轻工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特点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兰花

作者:老赵 时间:2024-05-06 09:11:11 阅读:0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特点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兰花

大家好,关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特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兰花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 甲基磺酸乙酯稀释过可以放多久
  • EMS(甲基磺酸乙酯)如何使用如何做好安全防护
  • 甲基磺酸乙酯的简介
  • 用化学法如何进行菌种诱变有哪位做过此项目具体的操作过程
  • 一、甲基磺酸乙酯稀释过可以放多久

    甲基磺酸乙酯(EMS)稀释过的溶液在常温下可以保存一年。这个时间是根据一般情况下的经验估计得出的。实际的保存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环境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较高的温度会加速溶液的分解和降解反应,从而缩短保存时间。容器材料也会对溶液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选择适合的密封容器可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稀释浓度也会对保存时间产生影响,较高浓度的溶液更容易发生反应。

    二、EMS(甲基磺酸乙酯)如何使用如何做好安全防护

    常用浓度0.05-0.5mol/L,作用时间5-60min。

    化学诱变技术是指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提高生物的自然突变率,这些化学物质就叫做“化学诱变剂”。其特点有: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特异性较强,能诱变定位到DNA上的某些碱基;后代较易稳定遗传,一般到F3代就可稳定;应用于遗传标记,是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

    诱变剂主要包括5类,他们的特点、机理和应用如下:

    1、烷化剂:能使一些碱基烷基化,比如使鸟苷酸甲基化,影响mRNA的转录,从而使蛋白质的表达紊乱,使得蛋白质重组,而改变了性状。临床上应用此类物质作为抗癌药物,具有强烈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所以在应用在于植物上时,也要注意他的强烈杀伤性。

    主要有:甲基磺酸乙酯(EMS),是最常用的诱变剂,我们曾用作真菌的遗传标记,诱变率很高。常用浓度0.05-0.5mol/L,作用时间5-60min。该物质具有强烈致癌性和挥发性,可用5%硫代硫酸钠作为终止剂和解毒剂。SIGMA公司价格:80元/25ml。

    硫酸二乙酯(DMS),也很常用,但由于毒性太强,目前很少使用,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和EMS基本相同。属于剧毒品,受公安局管治。

    乙烯亚胺,生产的较少,很难买到。只要用于大量诱变育种用,使用浓度:0.0001-0.1%,高度致癌性!使用时需要使用缓冲液配置。

    盐酸氮芥,用于抗癌药物,可以从药店买到,但有些地方必须有主任医师的处方。

    一般是针剂,稍加稀释即可使用,作用时间5-10min,可用甘氨酸作为终止剂和解毒剂。

    环磷酰胺、亚硝基胍等物质也可作为诱变剂使用,但较少使用。

    2、碱基类似物:分子结构类似碱基,导致DNA复制时产生错配,mRNA转录紊乱,功能蛋白重组,表型改变。该类物质毒性相对较小,但负诱变率很高,往往不易得到好的突变体。主要有:6-溴尿嘧啶、6-BudR、马来酰肼、2-氨基嘌呤等,同样属于抗癌药物,可到药店买到,稍加稀释即可使用。

    3、嵌入剂:是分子生物学比较常用的一类,诱导率较高。原理是这类分子的大小正好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最常用的:溴化乙锭(EB),高致癌性!价格较贵,但诱变率很高,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可以到生化实际商店买到,1500元/100mg.

    4、无机化合物:比较容易得到,效果一般,危险性较小。常用:氯化锂,白色粉状,使用时配成0.1-0.5%的溶液,作用30min-2d。可到化工商店买到:120元/500克。

    亚硝酸:没有现成商品,由于该物质易分解,所以现配现用。常用亚硝酸钠和盐酸制取,将亚硝酸钠配成0.01-0.1mol/L的浓度,使用时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即可。

    过氧化氢:又名双氧水,效果不好,所以很少用到。

    5其他:盐酸羟胺,一种还原剂,作用于C上,是G-C变为A-T。也较常用,可以买到。使用浓度:0.1-0.5%,作用60min-2h。较便宜。

    生物碱类:如长春碱、秋水仙碱、喜树碱等。

    以上的诱变剂同时又是致癌物!使用时必须小心。通常用来浸种,最好的方法是将诱变剂加到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诱变率最高。

    对人体危害甚大,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操作时,要严密防护,切勿让药剂沾到皮肤。用过的工具,也要严格收藏隔离,以防失误

    二、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

    是栽培作物诱发突变的最重要的一类诱变剂。药剂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通过烷基置换,取代其它分子的氢原子称为"烷化作用"所以这类物质称烷化剂。

    代表药剂: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代表药剂:亚硝基乙基脲(NEH)、N-亚硝基-N-乙基脲烷(NEU)

    烷化剂的作用机制--烷化作用作用重点是核酸,导致DNA断裂、缺失或修补。

    这类化合物具有与DNA碱基类似的结构。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为胸腺嘧啶(T)的类似物

    2-氨基嘌呤(AP)为腺嘌呤(A)的类似物

    马来酰肼(MH)为尿嘧啶(U)的异构体

    作用机制:作为DNA的成份而渗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复制时发生配对错误,从而引起有机体变异。

    亚硝酸能使嘌呤或嘧啶脱氨,改变核酸结构和性质,造成DNA复制紊乱。HNO2还能造成DNA双链间的交联而引起遗传效应。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呼吸抑制剂,能引起基因突变,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而且无残毒。

    三、甲基磺酸乙酯的简介

    1、甲基磺酸乙酯,简称EMS,无色液体,能与乙醇混溶,微溶于水,一种重要的致癌物之一。生物学上可以用来创建突变体库、育种但是必须注意防护,防止诱导癌症。经试验表明,对实验动物有潜在致癌作用。

    2、EMS诱发的突变主要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首先鸟嘌呤的O6位置被烷基化,成为一个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团,从而发生两种遗传效应:一是烷化的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代替胞嘧啶,发生转换型的突变;二是由于鸟嘌呤的N27烷基活化,糖苷键断裂造成脱嘌而后在DNA复制过程中,烷基化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导致碱基替换,即G∶C变为A∶T。当然,化学诱变存在着染色体结构和数量方面的诱导变异,但这种单一碱基对改变而形成的点突变仍是化学诱变的主要形式。另外,诱变剂也可与核苷结构的磷酸反应,形成酯类而将核苷酸从磷酸与糖分子之间切断,产生染色体的缺失。这些DNA结构上的变化都可能促使不表达的基因或区段被激活,而表现出被掩盖的性状。

    四、用化学法如何进行菌种诱变有哪位做过此项目具体的操作过程

    已知的有烷化剂、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羟胺(hydroxylamine)、吖啶色素等。

    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是栽培作物诱发突变的最重要的一类诱变剂。药剂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通过烷基置换,取代其它分子的氢原子称为"烷化作用"所以这类物质称烷化剂。

    代表药剂: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代表药剂:亚硝基乙基脲(NEH)、N-亚硝基-N-乙基脲烷(NEU)

    烷化剂的作用机制--烷化作用作用重点是核酸,导致DNA断裂、缺失或修补。

    这类化合物具有与DNA碱基类似的结构。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为胸腺嘧啶(T)的类似物

    2-氨基嘌呤(AP)为腺嘌呤(A)的类似物

    马来酰肼(MH)为尿嘧啶(U)的异构体

    作用机制:作为DNA的成份而渗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复制时发生配对错误,从而引起有机体变异。

    亚硝酸能使嘌呤或嘧啶脱氨,改变核酸结构和性质,造成DNA复制紊乱。HNO2还能造成DNA双链间的交联而引起遗传效应。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呼吸抑制剂,能引起基因突变,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而且无残毒。

    以下是具体的使用方法,希望对你有点作用!!!!!!!!!!

    化学诱变剂的剂量主要决定于其浓度和处理时间。

    化学诱变剂都具毒性,其中90%以上是致癌物质或极毒药品,使用时要格外小心,不能宜接用口吸,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不仅要注意自身安全,也要防上污染环境,造成公害。

    用于诱发突变的碱基类似物有5-BU、5-FU、BUdr、5-IU等他们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AP、6-MP是腺嘌呤的给、结构类似物。最常用是5-BU和AP。

    当将这类物质加人到培养基中,在繁殖过程中可以掺人到细菌DNA分子中,不影响DNA的复制。它们的诱变作用是取代核酸分子中碱基的位置,再通过DNA的复制,引起突变,困此,也叫掺人诱变剂。显然这一类诱变剂要求微生物细胞必顿处在代谢的旺盛期,才能获得最佳的诱变效果。

    正常的碱基存在着同分异构体,互变异构现象在嘧啶分子中以酮式和烯醇式的形式出现,而嘌呤分子中以氨基和亚氨基互为变构的形式出现、一般互变异构现象在碱基类似物中比正常DNA碱基中频率更高。

    5-BU导致A:T碱基对转换为GC碱基

    2-氨基嘌呤也可以诱发DNA分子中A:T- G:C或G:C- A:T的转换。

    (二)碱基类似物的诱变处理方法(以5-BU为例)

    将微生物液体培养到对数期.离心除去培养液,加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饥饿培养8-10h,消耗其体内的贮存物质、将5-BU加入到经饥饿培养的培养液中,处理浓度为25-40ug/ml,温合均匀.取0.1-0.2ml菌悬液加人到琼脂培养基上涂布培养。在适宜温度下,使之在生长过程中诱变处理。培养后挑取单菌落,进行筛选。如果是处理真菌、放线菌孢子,则要提高5-BU的浓度,常处理浓度为 0.1mg/ml。

    据报道;如果菌体先用5-BU等碱基类似物进行处理,使它们首先渗人到DNA分予中,然后用辐射线照射,诱变效果会比单独使用射线要好。因此碱基类似物也是一种辐射诱变的增敏剂。从而提高突变率。

    烷化剂分单功能烷化剂和双功能或多功能烷化剂两大类。前者仅一个烷化基团,对生物毒性小,诱变效应大。后者具有两个或多个烷化基团,毒性大,致死率高,诱变效应较差。主要原因是双功能烷化剂有硫芥、氮芥。

    烷化剂主要是通过烷化基团使DNA分子上的碱基及磷酸部分烷化,DNA复制时导致碱基配对错误而引起突变,碱基中容易发生烷化作用的是嘌呤类。其中鸟嘌呤N7是最易起反应的位点,几乎可以和所有烷化剂起烷化作用;此外,DNA分子中比较多的烷化位点是鸟嘌呤O6和胸腺嘧啶O4,这些可能都是引起突变的主要位点。其次引起烷化的位点是鸟嘌呤N3、腺嘌呤N2,腺嘌呤N7和胞嘧啶N3。这些位点引起碱基置换的仅占烷化作用的10%左右。因此,由这些位点改变所引起的突变仅是少数。

    烷化剂也能造成磷酸和核糖之间的共价键断裂,而造成突变。

    溶液烷化剂的性质比较活泼,不太稳定,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分解。它们大部分半衰期很短,其长短与温反、溶液PH关系很大。因此,化学诱变剂要现用现配还要避光。配制烷化剂时,要采用合适的出缓冲液。有毒!!!!

    黄色晶体物质,性质不稳定,容易光解,黄色变为绿色时,诱变效应际低。

    有超诱变剂之称,常用缓冲溶液有磷酸缓冲液和Tri缓冲液。

    ①用一定值的磷酸缓冲液或Tri缓冲液洗制成菌悬液。②NTG母液:配制需加助溶剂甲酰胺或丙酮少许,然后加缓冲液,其比例为缓冲液9ml:NTG丙酮溶液lml,浓度为NTG 1mg/ml;使用时取母液0.2ml+菌悬液1.8ml,NTG终浓度为100ug/ ml。一般随菌种不同而异,细菌一般为100-1000 ug/ ml,放线菌、真菌为l000-3000 ug/ ml。③放线菌在生长适宜的温度下培养,(细菌30-35℃、真菌25-28℃、放线菌30-32℃)处理若干时间,一般细菌20-60min,孢子90-120 min④终止反应。冷的生理盐水50倍稀释处理,或经过离心洗涤处理,作一定稀释度分离于平皿。如果是细菌,把后培养基按一定浓度加入到菌体沉淀物中,振荡培养1.5-2h,经2-3次细胞分裂,再涂平皿。

    处理完毕后,马上把接触过NTG的器皿用NaOH浸泡处理。

    NTG除以上直接以溶液处理外,还可以按以下方法诱变处理,摇瓶振荡处理:在接菌后的培养基中加人5-10 ug/ ml NTG.并加几滴吐温60或吐温80,使成乳化状(注意吐温对该菌生长是否有影响);在平皿上生长过程处理:如果将NTG、琼脂和菌体混合制成平板,NTG浓度为10-50 ug/ ml。或将琼脂培养基制成平板.然后将NTG和菌体混合涂抹平析,此时NTG浓度为10-20 ug/ ml。

    经后培养的培养液.除部分进行平皿分离外。剩余的培养液可以加人适量的药物,保存于冰箱内数天。如日本有人把经过NTG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培养液,用50%甘油(最终浓度为12.5%)于-40℃、-80℃保存。在以后数天内随时可取出融化,稀释分离,突变体死亡很少。

    据报道.无论是用辐射处理,还是用化学诱变剂处理后的菌悬液或后增养液,浸在冰浴中2-3h,试验的重复性很好。认为在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放线菌等可以采取这一措施来提高诱变效果。

    NTG是一种强烈致癌物质,操作时要带橡皮手套,穿工作服,带口罩,用称量瓶称量,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凡接触过NTG的器皿必须及时、单独处理,例用自来水大量冲洗或用1-2N的NaOH浸泡过夜,洗净。

    甲基磺酸乙酯是磺酸酯类中诱变效果较好的一种烷基化合物,外观呈粉末状或无色液体,难溶于水,不稳定,易水解成无活性物质。

    ① EMS母液的配制:为了安全和防上失效,配制前将需用的器皿,置冰箱内预冷,然后在冰浴中进行配制。取0.5ml EMS原液,加人到10 ml pH7.2磷酸缓冲液中,加盖,并轻轻转动试管。由于在水溶液中易失效,故尽可能低温保藏,并要现用现配。

    ②取新鲜的菌体,经前培养至对数期.离心洗涤,用缓冲液制成8 ml菌悬液(107-108ml-1)。对于丝状菌孢子,则前培养至萌动期,悬液含 106 ml-1。

    ③取EMS母液2ml,加人到以8ml的菌悬液中。在适宜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根据预实验绪果确定)。处理的最终浓度为0.lmol/L。对于真菌孢子,则为0.2-0.5rnol/L。

    ④EMS处理一定时间后,用50倍生理盐水稀释或加入一定量的2%NaS2O3溶液或多次离心、洗涤,以终止反应。

    EMS是剧毒的诱变剂,在整个诱变过程,包括配制药品、操作处理、保存等都要严守安全,不能接触皮肤,所有接触过EMS的器皿,单独用大量水冲洗洗涤,或用10%NaS2O3溶液浸泡过夜,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亚硝酸是一稀常用的诱变剂,毒性小.不稳定,易挥发.其钠盐易在酸性缓冲液中产生NO和NO2

    脱去碱基中的氨基变成酮基,引起转换而发生变异。A→H,C→U,G→X。 A:T→G:C和G:C→A:T。亚硝酸的诱变也可以发坐回复突变。

    亚硝酸除了脱氨基作用外,还可引起DNA交联作用,DNA复制,从而导致奕变。

    (3)0.07mol/L pH8.6磷酸氢二钠溶液

    取孢子悬液1 ml,pH4.5醋酸缓冲液2ml及硝酸钠溶液lml,最后处理浓度为0.025 mol/L;25-26℃保温10-20min,加入的磷酸氢二钠溶液 20 ml,使出下降至pH 6. 8左右,以终止反应。稀释分离于平板。

    如果是处理细菌,亚硝酸最后浓度以0.05 mol/L。

    在亚硝酸处理菌体或孢子时要严格控制好温度,否则会影响诱变效果。

    移码诱变剂与DNA相互结合引起碱基增添或缺失而造成突变。它们主要包括吖啶黄、吖啶橙、ICR-171、ICR-191等。移码诱变剂对噬菌体有强烈的诱变作用,诱发细菌、放线菌的质粒脱落比其他诱变剂效果更为显著。如某些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用处理后,发现产量明显下降,主要就是由于控制抗生素合成的质粒脱落造成的。

    淡黄色晶体,微溶于热水,溶于乙醇和乙醚,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使用时,先用少许乙醇溶解,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通常处理方法是特它们加入培养基中,使最后浓度为10-50ug/ml,混合后制成平板,适温培养,在生长过程中处理。另外还可将吖啶黄加人到培养液中,浓度为10-20 ug/ml,在适温条件下,振荡培养过程中处理。

    羟胺的简称HA,常以盐酸羟胺形式存在,为白色晶体,溶于水,不稳定易分解,具腐蚀性。

    当羟胺浓度为0.1-1.0mol/L pH6.0时,主要与胞嘧啶反应,使羟化的C与A配对,在0.1-1.0mol/L pH9.0,羟胺可以与鸟嘧啶反应,10-3 mol/L时,羟胺可以与胸腺嘧啶、鸟嘌呤和尿嘧啶起反应。但据分析,羟胺与T、G反应的是它的产物,而不是它本身。此外,羟胺有时还能和细胞中其他物质作用产生过氧化氯,也具有诱变作用。

    常用浓度为0.1%-5%,可直接在溶液中处理,时间1-2h,然后分离培养。但一般都加到琼脂平板或振荡培养基中。然后接入孢子或细菌,在适温下培养,生长过程中处理.所用浓度比直接处理时低些。

    用于诱变育种的金属盐类主要有氯化锂、硫酸锰等。其中氯化理比较常用,与其他诱变剂复合处理,效果相当显著。

    氯化锂称之为助诱变剂,氯化锂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使用时通常加到培养基中。

    为了速免受破坏.倒平板时,当培养基温度冷却到50-60℃时才加入制成平板,然后把细菌或孢子涂布分离,处理终浓度为0.3%-1.5%。

    秋水仙碱是诱发细胞染色休多倍体的诱变剂。秋水仙碱的主要作用是破坏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导致多倍体的产生。

    作为诱变剂的抗生素主要有链黑霉素、争光霉素、丝裂霉素、放线菌素、光辉霉素和阿霉素等。这些抗生素都是抗癌药物,它们在微生物育种中虽有应用,但效果不如烷化剂等诱变剂显著,应用并不广泛。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其他诱变剂一起复合使用。

    化学诱变剂多数是极毒的致癌药品,在进行诱变操作后的处置以及诱变剂的保藏等方面的安全防护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有疏忽,就可能对健康和环境带来恶果,万万不可麻痹。

    关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特点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兰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 #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20053
    • 页面总数:0
    • 分类总数:27
    • 标签总数:21049
    • 浏览总数:268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