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科研成果

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科研成果综述

一、引言

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自建成以来,在保障区域供水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管理局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本文将对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的科研成果进行综述。

二、科研成果概述

  1. 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1)拉洛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拉洛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供水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总投资约100亿元,总装机容量为460兆瓦,水库总库容为11.8亿立方米。

(2)工程设计创新

拉洛水利枢纽工程设计过程中,管理局注重技术创新,形成了以下成果:

1)采用先进的水工模型,优化了枢纽布置,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降低了大坝施工难度,缩短了工期;

3)创新了地下洞室施工技术,确保了地下洞室的安全稳定;

4)引入了智能监控技术,实现了对工程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1. 灌区节水灌溉技术

(1)灌区概况

拉洛灌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灌区之一。灌区总面积为2.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8万公顷。灌区水源主要来自拉洛水利枢纽工程。

(2)节水灌溉技术成果

1)推广了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灌区用水效率;

2)研发了节水灌溉设备,如滴灌带、喷灌机等,降低了灌区灌溉成本;

3)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灌区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4)开展了灌区土壤改良研究,提高了灌区土壤肥力,为节水灌溉提供了有力保障。


  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1)生态环境问题

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减轻影响,管理局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

(2)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成果

1)开展了水库生态调度研究,优化了水库运行方案,减轻了水库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2)研发了水库底泥疏浚技术,降低了水库底泥污染;

3)开展了水库周边植被恢复研究,提高了水库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4)推广了生态护岸技术,减少了水库岸线侵蚀。


  1.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技术

(1)信息化管理需求

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化管理成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

(2)信息化管理技术成果

1)建立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工程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度;

2)研发了水利工程三维可视化技术,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

3)推广了水利工程移动办公技术,实现了远程办公和现场管理;

4)开展了水利工程大数据分析研究,为工程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结论

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在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促进了灌区农业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未来,管理局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企业级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