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用到的测绘知识

考古用到的测绘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古测量定义

考古测量是使用测量学的方法手段,对遗迹的位置、分布、外形以及遗址的地理特征等考古研究对象进行实测,并按比例绘制成图的一种田野考古技术。通过实地测量获得的图形,可以帮助考古工作者记录考古调查开掘资料,以弥补其他记录形式的缺乏。考古测量的任务主要是测绘大型遗址平面图、遗迹分布图、遗址及其周边地形图、区域的遗址分布图等。

测量技术

测绘技术:包括卷尺丈量、罗盘仪测量、平板仪测绘、电子全站仪测绘、卫星定位技术测绘(SPS)、摄影测量技术等。

遥感技术:包括航空影像(航空照片、红外影像)、卫星图片、水下声纳等。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用于综合考古中各种遗迹、遗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测量学

测量学是争论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外形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外表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生活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科学,也称为测绘学。争论内容主要包括大地测量学、一般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地质制图学等。

大地坐标系与球心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以参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以起始子午面(通过格林威治天文台和地球两极的平面)和赤道面(通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作为在椭球面上确定某一点投影位置的2个参考面。

球心坐标系:原点设在椭球的中心,x,y轴在椭球的赤道面内,而且x轴轴通过起始子午面,z轴与椭球旋转轴一致。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空间位置都可以用三维直角坐标表示。

考古测绘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