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慈恩寺简介
大慈恩寺,位于 陕西省西安市,是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一千三百余年。大慈恩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由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而创建。这座寺庙不仅是李唐皇室敕令修建的皇家寺院,更是唐长安三大译场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大慈恩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佛教寺庙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整个寺院坐北向南,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客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等,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韵悠长。山门为一层三间的砖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上方额题“大慈恩寺”,山门两侧各增一大门,供信众出入。进入山门,便是一个开阔的广场,广场正中是大雄宝殿和后面高耸入云的大雁塔。大雄宝殿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面,布筒瓦,建筑面积307平方米。大殿内梁柱高大,彩绘蟠龙、飞天,梁悬灯饰、锦幡,东南角悬一铜钟。
大慈恩寺内最著名的是大雁塔,它是玄奘法师亲自督造的,用于供奉他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唐长安城的重要建筑标志。
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佛教界的重视。1983年,大慈恩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初,评为首批全国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大慈恩寺进行了修复,新建成玄奘三藏院,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