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排油烟量
餐饮油烟的产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食用油性质、烹调方式、烹调温度以及餐饮业集中程度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计算示例和影响因素:
按炉头计算
某公司食堂每个炉头的油烟产量为2000m³/h,共有2个炉头,则总油烟量为:
[
2000m³/h/个·炉头 × 2个·炉头 = 4000m³/h
]
食用油性质
油品的加工程度越深,去除杂质越多,产生的油烟越少。
反复加热的油品产生的油烟多于第一次加热的油品。
沸点越低的油品,在同样温度下油烟排放量越大。
烹调方式
用油量越大,火势越猛,时间越长,扰动越剧烈,翻炒越频繁,油烟的产生量越多。
炸面食(如油条、油饼)产生的油烟最多,且这类食品的制作过程污染环境。
烹调温度
随加热温度升高,不同油品的大气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均随之增加。
翻炒、炸肉食、炸面食三者比较,炸面食所排放的油烟最多。
餐饮业集中程度
餐饮业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居民区,且是低空排放,造成的局部污染较大。
建议
为了有效治理餐饮油烟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高效油烟净化设备,确保净化后气体达到或小于排放标准。
改进烹调方式,减少油烟的产生,例如减少油炸食品的制作。
提高油品的加工程度,减少反复加热,使用沸点较高的油品。
合理规划餐饮业的布局,避免在人口密集区域进行高污染作业。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餐饮油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