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踏勘要求标准

测绘踏勘要求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详细程度

同比例尺原则:图上投影宽度达到2mm的地层或地质单元体,应按照所选比例尺进行准确反映。对于投影宽度小于2mm但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质单元(如软弱层、标志层、断层、泉等),应使用超比例符号进行表示,以确保其在图上的可见性和重要性。

观测点布置:观测点的布置应与测绘比例尺相同的地形底图保持一致。具体而言,每1cm方格内平均应布置一个观测点。在复杂地段应适当增加观测点数量,而在简单地段则可适当减少。同时,应计算并统计每平方千米内的总观测点数,以确保观测的密集度和准确性。例如,在测绘比例尺为1:1万的地形图上,1cm相当于实地100m,此时控制标准为每平方千米内应有100个观测点。

准确度

误差控制:准确度是指图上各种地质界限与实际位置之间的允许误差范围。为确保工程地质图的准确性,需对地质界限的误差进行严格控制。不同比例尺下对应的误差界限应遵循相关规范,通常大比例尺测绘应采用仪器进行定点,以确保地质界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对于其他地段,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但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工程地质图的整体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他技术要求

小型穿越工程:河流、沟渠等小型穿越工程,地质钻探工作宜在确定的穿越断面上布置勘探点,勘探深度宜为10m。遇粉细砂及软粘土,适当加深,但最深以15m为限。地质资料可在线路工程勘察报告中简要说明,在线路纵断面图中,扼要填写地层岩性和结论性意见。

等级公路、铁路小型穿越:宜在穿越断面的两侧各布置1个勘探点,应采取土试样进行试验或进行原位测试工作,勘探点深度宜为8m~12m。在城市边缘或靠近重要行水质分析,判定地下水对钢质管道的腐蚀性。

特殊地段横断面测量:根据委托要求,可对特殊地段进行横断面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横断面测绘范围和间距以委托要求为准;横断面图纵、横比例尺宜相同,可选1:200或1:500。

成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