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调整薪酬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科学的人才评估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薪酬体系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励和留住优秀管理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如何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调整薪酬体系。

一、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概述

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是指通过分析企业战略目标和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确定管理者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知识和行为特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能力:包括领导力、决策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

  2. 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3. 个人品质:包括诚信、责任感、进取心、团队合作精神等。

  4. 适应能力:包括学习、创新、应对变化的能力。

二、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调整薪酬体系的原则

  1. 公平性原则:薪酬体系应体现公平、公正,使员工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相匹配。

  2. 竞争性原则:薪酬水平应高于同行业、同地区同岗位的平均水平,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3. 激励性原则:薪酬体系应具有激励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可行性原则:薪酬体系应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人力资源状况,确保其可操作性。

三、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调整薪酬体系的方法

  1. 建立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与薪酬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

(1)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将管理者的能力、知识和行为特征划分为不同等级。

(2)根据不同等级,设定相应的薪酬水平。

(3)建立薪酬等级与能力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使薪酬体系与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相匹配。


  1. 调整薪酬结构

(1)基本工资: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设定不同等级的基本工资水平。

(2)绩效工资:根据管理者的绩效表现,设定相应的绩效工资比例。

(3)长期激励:设立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措施,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


  1. 调整薪酬发放方式

(1)固定发放:按照月度、季度或年度发放薪酬。

(2)浮动发放:根据管理者的绩效表现,实行浮动薪酬制度。


  1. 调整薪酬调整机制

(1)定期调整:根据市场薪酬水平和企业财务状况,定期调整薪酬水平。

(2)动态调整:根据管理者的能力提升和绩效表现,动态调整薪酬水平。

四、案例分析

某企业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将管理者分为四个等级:初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高级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针对不同等级的管理者,企业采取了以下薪酬调整措施:

  1. 初级管理者:以基本工资为主,绩效工资比例为20%,长期激励措施为股票期权。

  2. 中级管理者: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为4:6,长期激励措施为股权激励。

  3. 高级管理者: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为3:7,长期激励措施为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

  4. 高层管理者: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为2:8,长期激励措施为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和分红。

通过调整薪酬体系,该企业成功吸引了优秀的管理人才,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调整薪酬体系,有助于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和可行性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薪酬调整策略。

猜你喜欢:战略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