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一卷作文解读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其要求考生从给定的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取两三个,并明确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以帮助外国青年更好地理解中国。这些关键词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多个方面,如“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和“移动支付”等。
作文的审题立意关键在于明确所选关键词之间的有机关联,并且要注意写作的立场和口吻,以便更好地融入表达。此外,考生还需选择一种明确的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等,并保持文体的清晰和统一。
在立意方面,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切入,例如:
合作与共赢:
通过“一带一路”和“高铁”等关键词,探讨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与发展。
开放与自信:
通过“中华美食”和“广场舞”等关键词,展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自信。
传统与现代:
通过“长城”和“京剧”等关键词,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发展与监管:
通过“共享单车”和“食品安全”等关键词,讨论中国在社会进步中面临的挑战与监管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关键词:
从12个关键词中选取两到三个,确保它们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明确角度:
确定一个中心论点,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
文体清晰:
选择一种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等),并保持文体的一致性。
融入情感:
站在外国青年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中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