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基本工作
基础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各部门和各项专业测绘提供基础地理信息而实施的测绘活动。其工作内容包括:
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
这是各类测绘活动的基础,包括大地测量、高程基准、深度基准等。
进行基础航空摄影:
通过航空摄影获取地表影像,详细记录一定区域范围的地物、地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表和地下的各类地理信息。
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
包括地形图、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像等。
建立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基础地理信息。
维护更新现有数据库:
对现有数据库进行定期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全球覆盖和海陆兼顾的动态测绘: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动态测绘,包括海洋和重点地区的测绘工作。
多尺度融合和联动:
通过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和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多尺度融合和联动。
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国家对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军队测绘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基础测绘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则根据国家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基础测绘规划及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定期更新,特别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急需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更新周期根据不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
通过这些工作,基础测绘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撑了各项专业测绘活动,促进了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