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做法
电梯井道的做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施工方法及其优缺点:
钢结构井道
做法:主体采用镀锌方管或矩管,型材规格大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型材厚度选国标。主体做好以后再焊接龙骨,横向竖向都可以,密度可根据要求调节。井道外立面大多用欧松板封堵后根据装修风格、预算再刷艺术漆、贴墙纸、挂石材、岩板、复合板等多种形式可选。
优点:短、平、快,几天时间就可焊接好,占地尺寸小,节约空间。
缺点:后期可能会有共振,且隔音效果差,要选择符合国标噪音分贝内、静音效果好的电梯,也可加隔音棉处理。费用上来说,市场行情价差大,主要看工艺,很考验焊工的技术,后期防锈处理等。
砖混井道
做法:电梯井道与楼梯分离布置采用砖混井道较多,或者开发商有预留井道但未设置圈梁需整改的以及自建房井道。因为电梯两侧的导轨支架是需要混凝土圈梁来固定的,这个圈梁需按照电梯方出具的井道布置图来设置。如果是重修井道,则可以按照图纸,边砌墙边浇筑圈梁,要求圈梁大小300mm高,200mm厚。
优点:稳固牢靠,不用担心共振,隔音效果好。
缺点:对于开发商有预留的砖墙井道需要整改增加圈梁,如果整改不到位,后期螺丝可能会松动,影响电梯安全。
全现浇井道
做法:井道由若干梁建成,板可以附接在梁上。通常,电梯井道结构和板之间的间隙由粘性密封剂密封。特别是,密封剂施加在电梯井道的外侧(暴露侧),但由于狭窄的安装空间,外侧可能难以接近。
优点:整体结构稳固,密封性能好。
缺点:施工工艺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精度和施工技术。
隔音减振处理
做法:对井道内电梯轨道进行改造,加装隔音毡作为减振垫;或者安装导轨减振降噪装置,以降低井道结构性传声。还可以在电梯井道与房间之间加设隔声墙体,或在井道内壁增加环保的聚酯纤维隔音棉、梯度吸音棉等隔音材料。
优点:有效减少或消除噪声,提高乘坐舒适度。
缺点:需要对已经在使用的电梯进行改造,施工工艺较繁琐,且对房间空间大小有一定影响。
其他安全措施
做法:电梯井必须设置防止人员坠落和落物伤人的防护设施,并加设明显标志警示。电梯井洞口、宽度超过400mm管井洞口等竖向落地洞口,必须设置防护门,井道内应每隔两层且不超过10m设一道安全平网。
优点:提高电梯井道的安全性。
缺点:需要额外增加防护设施和施工量。
建议
选择合适的做法:根据具体需求和现场条件选择最合适的电梯井道做法,如空间有限可选择钢结构井道,对隔音要求较高可选择隔音减振处理。
注重施工质量:无论采用哪种做法,都应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特别是隔音材料的铺设和固定要牢固,避免后期出现开裂、脱落等问题。
考虑长期维护:选择易于维护和更换材料的井道做法,以延长电梯井道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