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的历史或发展
测绘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科技的多个阶段,具体如下:
古代测绘技术
起源:古代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石块标记方位。例如,古埃及人为了重新划界,开始进行测量工作;大禹治水时使用“准、绳、规、矩”等工具进行测量。
工具和方法:古代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绳尺、步弓、矩尺和圭表等机械式工具。17世纪初,望远镜的发明和三角测量法的提出,使得测绘工作不仅量测距离,还开始角度测量。
近代测绘技术
17-19世纪:17世纪,望远镜的发明和三角测量法的提出,催生了经纬仪;19世纪,最小二乘法奠定了测绘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的基础,摄影测量方法开始出现。
20世纪初:航空技术的飞跃,带来了自动连续航空摄影机,使人们能够在立体测图仪上将航空摄像片加工成地形图,从而产生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现代测绘技术
电子化和自动化:20世纪中叶以来,测绘技术逐渐向电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电磁波测距仪的出现降低了距离测量的难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测量计算速度,解析测图技术使人类拥有了更强的“大脑”。
空间技术: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测绘工作进入了卫星大地测量学的新领域。利用卫星进行遥感,将遥感的图像信息用于编制大区域内的小比例尺影像地图和专题地图。
新技术应用:现代测绘技术还结合了GP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测量系统、无线电干涉测量等新技术,实现了测绘作业的自动化,提高了测绘成果的质量,并将测绘对象扩展到月球和其他星球。
我国测绘技术发展
模拟测绘:20世纪90年代以前,模拟测绘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以简单的生产工具和手工制作为主,产品种类主要是纸质的。
数字测绘: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3S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测绘从模拟测绘转变为数字测绘。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测绘工作的价值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信息化测绘: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测绘技术进入信息化阶段,强调数据采集内容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对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深层次应用。
测绘技术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工具和方法的革新,还体现在其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测绘工程将继续发挥其“尖兵”作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