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标准规范有哪些?

机制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的骨料,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机制砂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

该标准是我国机制砂的主要质量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用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1. 定义与分类

(1)定义:建筑用砂是指用于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中的砂,包括天然砂和机制砂。

(2)分类:建筑用砂按粒度分为细砂、中砂、粗砂;按含泥量分为I类、II类、III类。


  1. 技术要求

(1)粒度:细砂的细度模数应在2.33.0之间,中砂的细度模数应在2.63.1之间,粗砂的细度模数应在3.0~3.7之间。

(2)含泥量:I类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II类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III类砂的含泥量不大于10%。

(3)有机质含量:不大于0.5%。

(4)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2%。

(5)碱含量:不大于0.5%。


  1. 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砂的粒度、含泥量、有机质含量、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等指标的试验方法。

二、GB/T 14685-2011《建筑用石屑》

该标准适用于建筑用石屑的质量要求,与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相似。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1. 定义与分类

(1)定义:建筑用石屑是指用于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中的石屑,包括天然石屑和机制石屑。

(2)分类:建筑用石屑按粒度分为细石屑、中石屑、粗石屑;按含泥量分为I类、II类、III类。


  1. 技术要求

(1)粒度:细石屑的细度模数应在2.33.0之间,中石屑的细度模数应在2.63.1之间,粗石屑的细度模数应在3.0~3.7之间。

(2)含泥量:I类石屑的含泥量不大于3%,II类石屑的含泥量不大于5%,III类石屑的含泥量不大于10%。

(3)有机质含量:不大于0.5%。

(4)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2%。

(5)碱含量:不大于0.5%。


  1. 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石屑的粒度、含泥量、有机质含量、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等指标的试验方法。

三、GB/T 50123-20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求,其中对机制砂的质量也有明确要求。以下是该标准中与机制砂相关的主要内容:

  1. 机制砂的质量要求

(1)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或GB/T 14685-2011《建筑用石屑》的规定。

(2)应选用优质原料,严格控制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3)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混凝土性能要求,合理选择机制砂的粒度、含泥量等指标。

(2)应考虑机制砂与水泥、矿渣粉等材料的适应性,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3)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优化配合比设计。

四、GB/T 502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其中对机制砂的质量也有明确规定。以下是该标准中与机制砂相关的主要内容:

  1. 机制砂的质量要求

(1)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或GB/T 14685-2011《建筑用石屑》的规定。

(2)应选用优质原料,严格控制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3)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

(1)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基基础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机制砂的粒度、含泥量等指标。

(2)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

(3)应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总之,我国机制砂标准规范主要包括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GB/T 14685-2011《建筑用石屑》、GB/T 50123-20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和GB/T 502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这些标准规范对机制砂的质量、生产工艺、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我国机制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冶炼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