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餐饮业的国家政策

国家对于餐饮业的政策主要围绕 稳定和扩大餐饮消费、支持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消费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展开。以下是具体的政策措施:

提升餐饮服务品质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监管。

严格食品原料进货查验,严把食品原料准入关。

积极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模式,大力推广餐饮环节菜品配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明示制度,推广餐饮外卖封签制度。

创新餐饮消费场景

支持发展社区餐饮、老年助餐、地方特色餐饮、乡村休闲餐饮等。

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引导地方对街区实施数字化提升。

盘活社区闲置空间资源,支持设立早餐店、老年食堂等社区餐饮网点。

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

支持餐饮从业人员培训,鼓励餐饮企业设立奖学金,支持优秀人才就读相关专业。

设立餐饮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给予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资金支持。

对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

弘扬优秀餐饮文化

加强对老字号餐饮品牌、饮食类非遗项目的宣传和保护。

加大餐饮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促进绿色发展

鼓励餐饮企业转型升级,采用环保、可持续的经营理念和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对在节能减排、环保设施改造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

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

简化餐饮企业开办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对餐饮企业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政策。

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统筹协调餐饮行业发展。

及时查处强制消费、强制“扫码点餐”等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这些政策措施旨在全面提升餐饮服务品质,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餐饮文化,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推动餐饮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