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筏做法
竹筏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择较老的毛竹,表面呈淡黄色,通直且粗大,无破裂。
尽量选择冬竹,去掉枝叶,留下较粗的部分,注意不破损竹筒。
将砍倒的竹材用劈刀截成合适的长度。
准备辅助材料,需要三至四根结实的较细竹子,用于竹筏的支撑架构,直径约5厘米,硬度足够高。
竹筏的扎制
将准备好的竹材整齐地排列在平坦的地面上。
收起一部分竹料,留约3-4根竹料,将竹筏骨架约3根,每隔1米一根,与竹料呈直角用绳子固定。
用绳子固定好支架与竹材,一个竹排就诞生啦,注意绳索绑定要采取双层绑定法。
加工与防腐处理
用刀削去竹子的表皮,将粗的一端放在火上烤软,按一定尺寸将其弄弯,呈弧形,以做筏头。
涂上防腐汁液,干燥后再涂上多层桐油或沥青以防腐。
组装与测试
先搞好支架,在上面排好加工好的竹子,一人在上,另一人在下用藤条或绳子绑紧扎牢。
将制好的竹筏放入浅水区进行浮力测试,确保浮力足够,竹筏捆绑扎实,如果浮力不够,需要增加浮力辅助块,如大块的泡沫板、充气轮胎、密闭空桶等。
最终检查与使用
测试成功的竹筏才能使用,确保竹筏在波浪翻滚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适合用于划水旅游或家庭娱乐。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作出一个结构稳固、防水性能良好的竹筏,适合在水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