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符号诠释

景观设计符号是表达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它们通过图像、象征和指示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情感。以下是对景观设计符号的诠释:

符号的分类

表象惯用型符号:这类符号依靠历史和文化等因素形成的直觉性联系,常见于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景观设计中。例如,在西首尔湖公园的设计中,原有的工业废址被重新诠释为一种符号,提醒人们工业时代对生态社会的影响。

重构创造型符号:设计者从基本构成要素出发,通过不断处理形成特有的符号语言。这种符号是设计者对原有元素的再创造,如将某些视觉符号应用到设计中,以表达特定的文化韵味或设计师的情感。

意境象征型符号:这类符号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深远的意义,常用于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例如,某些景观小品或植物可能象征生命、成长或和平。

符号的功能

形式美: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带来美的享受,如造型、空间结构、大小比例、变化节奏及材料质地、色彩搭配等。

深刻内涵:景观符号系统不仅传达精神,还是思想的载体。它们可以将信息融入景观中的各个元素,如水体、植物等,以传达具体的含义。

符号的应用

图像性符号:这类符号通常由对某种事物的造型模拟而产生,如古代装饰纹样。在景观设计中,这些符号可以用于创造视觉上的美感或表达特定的文化意义。

指示性符号:符号形式与具体景物相对应,用于指示或解释景观中的特定元素,如指示牌、解说牌等。

符号的意义

能指与所指:景观符号包含能指(形式和空间)和所指(意义)。对于使用者来说,形式是直观的、感性的,而意义则是间接的、有文化背景的。景观成为了一个可以阅读和理解的信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