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的做法

金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 贴花和剔刻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成型:

首先,将铁骨泥素胚成型。

贴花:

在成型的铁骨泥素胚上,将备好的如意云纹、海水波涛纹贴在口上和胫部,再在瓶腹贴好二龙戏珠纹,使瓶身呈现出立体感的高浮雕效果。

剔刻:

通过精细的剔刻工艺,使瓶身上的图案更加立体和生动。

抹金:

雍正、乾隆时期的抹金方法是将磨碎的金粉溶入胶水中,再掺入铅粉作为熔剂,金与铅按10:1的比例合成金彩。将金彩涂抹在瓶面,经过700-850°C的窑炉烘烤,使其牢固固定。瓶口所抹的金彩犹如金箔包成,形同“金扣边”,金彩并一直延伸入整个瓶腹。唇下一周为十个金色的高浮雕如意云纹,圈足外围金彩亦如镶嵌“金扣边”,使呈上下呼应之势。其上则为用金彩涂抹高低起伏的高浮雕海水波涛纹。

这种制作工艺不仅使金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